类别:文学 / 日期:2023-06-30 / 浏览:285 / 评论:0

网络流行语“中二病”,最初流传于日本,用来形容某人就像初中二年级的青少年那样自我意识过剩,明明不谙世事却自以为洞悉一切,终日感到被一堆烦心事包围而命运多舛,又完全无法得到他人的理解。日本漫画家星余里子(ほしよりこ)的作品《逢泽陆》的主人公小陆,正值中二,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她恰恰是一位深陷中二病的少女。

《逢泽陆》书影

独一无二的创作风格

14岁的小陆容貌出众,家境优渥,父亲担任东京一家服饰公司的社长,母亲则在家一心照顾她的起居。乍看之下,她过着令人羡慕、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小陆并不快乐。表面上,她对母亲百依百顺,其实两人经常暗暗较劲;她嘴上说着“最喜欢爸爸”,却对父亲的婚外恋难以释怀。

《逢泽陆》内页

但小陆并不知道自己不快乐,就好像她不知道何为真正的悲伤,于是,只能在需要向其他人展示悲伤的时候,流下一些眼泪来蒙混过关。当她独处或者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却从来哭不出来。

当小陆想要杀死父亲情人送的虎皮鹦鹉时,终于和父母爆发了冲突。母亲以想要全力备战资格证书考试为理由,把她送去了大阪的姨婆家暂住。就这样,跟母亲一样讨厌关西腔的小陆,被抛进了关西话的海洋里。

大阪的姨婆家跟小陆在东京的家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不仅有姨公姨婆,还有堂哥、堂弟等一大家子。虽然小陆从来不会主动跟这些过一段时间就要再见的人讲话,但最小的堂弟时仔却很喜欢粘着她。在关西暂时就读的学校里,她也不想交什么新朋友,无奈因为穿着东京学校的旧校服,很快成了话题人物。于是,小陆一边嫌弃着关西的种种,一边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来自他人的关注,开始了新的生活。

《逢泽陆》内页

《逢泽陆》(逢沢りく)是星余里子出版于2014年的作品,分为上下两册单行本。2017年由新经典文化出版了繁体中文版,译名取《逢泽理玖》,虽然顶着“打败著名漫画如《银之匙》《火影忍者》《暗杀教室》,荣获日本漫画奖项的最高荣誉手冢治虫文化奖漫画大奖”如此掷地有声的头衔,但销量并不算好。今年5月,读库旗下的漫编室引进出版了简体中文版,也可算是对这部佳作的重新挖掘。

《逢泽陆》出版之前,星余里子已经凭借网络漫画《今日的猫村小姐》(きょうの猫村さん)而崭露头角,后来这部作品陆续结集出版了多部单行本;2020年还拍成了电视剧,由松重丰饰演主人公猫村小姐。

《今日的猫村小姐》书影

《今日的猫村小姐》海报,由松重丰饰演主人公猫村小姐

星余里子创作的最大特点就是一支铅笔走天下。通常意义上的漫画三要素——绘画、语言、格子,她全靠铅笔完成。既不像手绘的日本漫画那样多以G笔尖描图定稿,以印刷字体填入对白,以直线分格;也不像如今的许多日本漫画用手绘结合Procreate等软件在电子设备上完成。

《今日的猫村小姐》在网络连载时一页只有一幅画(格),有点像是我们的连环画,格子与格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相当松散。相比之下,《逢泽陆》更近似于一般的日本漫画:即便画得歪歪扭扭,读者一望便知那是作为分格的线;画面的上下左右都做了留白,模拟漫画页面的排版。星余里子之所以调整了自己惯用的讲述故事的方式,或许是因为《逢泽陆》的情节较《今日的猫村小姐》要紧凑得多,而且还是一个包含起承转合的完整故事,采用漫画的形式更能让读者有代入感。

当然,星余里子独特的创作方式,也令《逢泽陆》成为打破漫画固有文法的独一无二之作。比如,在一般的日本漫画中,勾勒人物形态的线条,只有黑色这一种颜色;但铅笔因为着力的不同,画出的线条会有浓淡之分。据星余里子透露,《逢泽陆》的单行本印刷时采用了浓淡不一的四种颜色。除了浓淡之外,线条的粗细也有差别,在描绘显示人物表情的五官上,线条显然比其它地方更粗一些。

铅笔的线条既有浓淡之分,又有粗细之别

又比如,星余里子没有在背景上多下笔墨,可以说几乎没有画背景。如此一来,读者的注意力自然完全集中在人物上。而原本在一般漫画中,由背景占据的空间,在《逢泽陆》里被大量的手写对话占据。这也不难理解,相比一般漫画中的印刷体,手写体显然更占地方。

然而,在这部作品里,文字的作用不仅在表意,也就是说,不仅用作人物的对白或者心理活动;文字与画面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既不是互补,也不是各自为政,两者的界限被彻底模糊——文字成了画面的一部分。作为主人公的小陆,经常身处周围人的话语的包围之中。这些大块大块的对话框,仿佛怪物一般,一步步压榨小陆的生存空间,让她无处可逃。

不是通过具体的话语或画面,而是通过改变漫画要素的关系性,将主人公的心理层面投射而出。这是相当有趣的创作方式。读者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作者投喂的内容,而是需要将自己带入主人公,去体味她的处境。由此一来,形式与内容达成了完美的统一。这也体现了漫画作为大众流行文化,兼具极高艺术表现性的一面。

《逢泽陆》插图

而一支铅笔能达成如此的表现力,反映出的不是技巧。至于为什么星余里子非铅笔不可,我想这和她一气呵成的创作方式有关。一般的漫画家会先画草稿(name),之后再精细地描绘定稿,修饰网点背景,最后填入对话。用拍电影打比方就是先拍画面,后期制作时再加入对白音轨。但星余里子则是习惯想到哪里就画到哪里写到哪里,画面和对白同步完成,好比拍电影时的现场录音。

当然,众所周知,即便以铅笔为媒介的绘画形式也有两种选择——素描和速写,而星余里子的风格更接近后者。《逢泽陆》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大家在为小陆过生日点蜡烛时,关上了灯,她用来表现屋内一片黑暗的做法是以非常随性的线条覆盖整个画面。可资对比的是,中国漫画家文品的《去哪里》同样纯粹以铅笔创作,但在表现室内的明暗关系时,选择的是更为精细的素描的擦揉方法。素描和速写,显然是后者能更迅速地将作者的构想呈现于纸上。

星余里子以随性的覆盖整个画面的线条表现昏暗的室内

作为对比,中国漫画家文品的《去哪里》同样以铅笔创作,在表现昏暗的室内时采用的是不同的方式

星余里子本人在接受采访时,曾披露自己独行侠式的散漫的创作模式:“我没有请助手,因为没有任何事情可以给他们做,难道让他们帮我削铅笔吗?我甚至也不会那么紧张地赶工。”

何以解中二,唯有自医自愈

除了风格上的独树一帜外,《逢泽陆》之所以能获得手冢治虫文化奖漫画大奖,也离不开作品的主题深度。有评委认为它对于主人公的塑造,堪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的主角拉斯柯尔尼科夫。我想,这句评语的意思应该是指这两部作品在呈现角色的心理变化上都做到了细致入微、潜移默化。

促成小陆变化的原因,无疑是生活环境从东京到大阪的转场。许多东京人说起关西人,刻板印象往往是大大咧咧,不懂得读空气;非常自来熟,不懂得掌握人与人的边界感;每句话都要开玩笑,显得自己很幽默,但经常笑话冷得对方不知道该怎么接。而关西话也代表着“俗气”。

小陆很擅长流泪,却不擅长哭

受到母亲的影响,“很擅长流泪,但不擅长哭”的小陆,即便在大阪呆了一段时间,依旧对这里的人和事没有好感。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流泪的独门秘籍还失灵了。这么一来,她处理无法应付的事情的办法,便从流泪转变为迅速跑开。对于她来说,这是她逃避的方式;然而,在旁人眼中,这成了她擅长运动的证明。

《逢泽陆》内页

如此的错位,一方面是对于关西人固有形象的强化;另一方面,正反映中二病无处与人诉说,只能自医自愈。当然,作为典型关西人的姨婆一家坦率的相处方式,无疑是小陆的药引。但假如她无法真正敞开心扉,恐怕难免会走上她的母亲朝绘那样自我折磨的老路——“看到对方受伤,你就放心了,对方伤得越深你就越觉得自己被需要”,“只会让你心里的伤更深,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人只会离你越来越远”。

或许,中二根本不是病,而是少年少女在慢慢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中,面对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本能地向内部寻求保护或者解脱的机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包括小陆在内的许多中二角色并不让人讨厌,不如说更让人觉得心疼,甚至很能引发共感,毕竟这也是迈入成人世界的必经之路。

有趣的是,作者星余里子的确是关西人。她出于在东京感受过对于关西人的刻板印象,所以想到要将两个地方的对比描绘到作品里。不过,她的老家并非在大阪,而是在全日本“阴阳怪气第一名”的京都,所以《逢泽陆》中是否也包含着她本人对大阪人的刻板印象,也未可知。

被关西话包围的小陆

值得一提的是,简体中文版《逢泽陆》采用了我们东北话的表达方式比如“咋啦”“啥”“呐”来表现关西话。而中国的东北地区承受的刻板印象,恐怕也不会比日本的关西地区少。于是通过翻译,达成了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互文。

然而,书中也有一处lost in translation,就是在故事走入尾声时,时刻担心自己会带上关西腔的小陆,在堂弟时仔生病住院时,为他学了鹦鹉讲的关西话,继而夺门而出,跑到无人地带后,终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这个情节点里的关西话的表达,对整部作品而言,非常重要,既包含着她的不甘,又代表着她与自己的和解。如果用《罪与罚》来类比,应该就是拉斯柯尔尼科夫走入警局自首的那一刻。然而,在中文译本中,单靠一个“呐”字,很难把它的意义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归原作者所有。

评论区

发表评论 / 取消回复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及观点。